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寒冬来袭,心梗风险骤增!乐普AI可穿戴心电监测,专业护航每一次心跳

时间:2025-11-21 编辑:LEPU 乐普


每到寒冬,心肌梗死、脑梗等心血管疾病就进入高发期。


英国利兹总医院的研究显示,最寒冷月份严重心脏病发作风险比最温暖月份高出近 50%;北京协和医院的调查更明确,立冬后低温刺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,降温当天及后续几天均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发作。


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子刊的研究进一步证实,立冬后日照缩短、大风频发与低温叠加,会让心梗风险显著上升,其中气温每下降 1℃,心脏疾病发病率就增加 2%,0℃以下时心梗发生率更是骤增。


心梗


一、为什么冬季心脏易 “亮红灯”?



寒冷环境下,心血管系统面临多重挑战。


血管在低温刺激下容易收缩痉挛,使血流不畅,一方面可能加重心脏负担,另一方面可能让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,引发心梗。


同时,冬季人们往往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,如肉类和酒类,这会导致胆固醇、血脂升高,血液黏稠度增加,进而促进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并容易破裂,对心脏造成不利影响。


原来血管有点堵塞但平时没有感觉的人,在心脏做功增多的情况下,就可能触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。而心脏收缩功能原本就弱的患者,冬季心功能不足会加重,导致心力衰竭加剧。



二、风险人群需警惕,心梗年轻化不容忽视


寒冷天气,心梗风险呈双向攀升:一方面,心肌梗死、冠心病后心衰等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,长期饮酒、房颤患者、血糖偏高人群,以及熬夜、作息紊乱的年轻人,寒邪与不良生活习惯叠加,心脏负担陡增;


另一方面,患有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肾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群,立冬后寒气易侵袭气血薄弱之处,心脑血管事件发作风险显著升高。许多患者忽视了节气变化带来的风险,未及时调整防护措施,让心脏暴露在危险中。


image.png


三、冬季护心指南,从日常到监测全覆盖


  •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


合理膳食,减少高油、高盐、高脂食物摄入,多吃蔬果和优质蛋白;适量运动,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外出锻炼,可选择室内温和运动;严格戒烟限酒,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

  • 做好实时健康监测


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佩戴家用心电、血压监测设备,随时关注指标变化,特别是本身有基础病的人群。


乐普 EPatch 长程动态心电记录仪

超清材质,无感穿戴,不影响睡眠、运动和工作,穿戴即启动,可 7X24 小时连续监测心电。


长程动态心电记录仪


乐普 ER2-S 短程心电记录仪

双手按住两端 30 秒即可快速筛查心律失常,居家、外出都能使用,手机端可实时查看心电图报告。

短程心电记录仪


乐普 BP2 系列心电血压计

小巧便携,一机两用,同时监测心电和血压,搭配专业数据分析,适合需要日常血压波动的人群。


心电血压计


乐普心脏健康手表W20

全天候守护,实时监测心电、血氧等关键指标,助力顺时护心。


心脏健康手表



值得一提的是,乐普AI心电检测设备,均搭载了乐普AI-ECG心电辅助分析技术,可蓝牙/无线连接APP或USB连接PC端软件进行数据查看和管理,不仅能方便及时监测,不受时间地点限制,还可早期发现心脏异常,捕捉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等症状,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。


四、突发心梗,这样急救能救命


寒冷气候下突发心梗风险升高,掌握正确急救方法至关重要。


当患者因心梗引发心脏骤停时,需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,同时迅速实施紧急心肺复苏(CPR),以此维持氧气向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输送;与此同时,第一时间取来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待设备到位后及时使用,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律。


CPR与AED的“黄金4分钟”内联用,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核心关键——每延迟1分钟,生存率下降7%-10%。


乐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




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 “考验期”,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群,更要做好预防措施,养成健康生活习惯,借助科学监测设备守护健康,同时牢记急救知识,才能平稳过冬。


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
客服电话:19925405296
微信咨询
加我微信咨询

加我微信咨询

顶部